核心提示:2021年10月16日,由國家高速列車青島技術創新中心和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共同主辦、青島市科學技術局支持,連籌(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承辦的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創新創業大賽報名工作全面結束。
2021年10月16日,由國家高速列車青島技術創新中心和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共同主辦、青島市科學技術局支持,連籌(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承辦的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創新創業大賽報名工作全面結束。自7月份開賽以來,大賽發揮平臺優勢和創新主體牽引作用,共吸引了來自海內外數百家社會科研院所、高校、企事業單位、科創載體的創新項目積極參與,最終377個項目通過資格審核進入初賽,其中創新組數量219個,創業組數量158個。
參賽項目多點開花 三大賽區齊頭并進
報名項目分布在大賽的六個軌道交通裝備及其上下游產業鏈產生場景和國家高速列車創新中心的三大技術需求。其中進入初賽的377個項目包括材料科技技術(含軌道交通場景下的新材料與結構應用基礎)114個,高速輪軌技術2個,裝備智能化技術(含軌道交通場景下的數字化應用基礎技術)94個,能源與動力技術(含軌道交通場景下的新能源與動力應用基礎技術)59個,運維與健康管理技術92個,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16個。
為了充分發揮高校在技術創新方面的策源地優勢,大賽也聯動了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南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大連交通大學、中國計量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全國各地知名高校院所的創新團隊和項目踴躍參與,共同為軌道交通創新鏈產業鏈融合各盡所能、各展所長。大賽報名區域范圍覆蓋海內外,包括北京、上海、海外三個賽區,最終北京賽區142個項目進入初賽,上海賽區167個進入初賽,海外賽區68個進入初賽。
評審體系創新升級 專家團隊全程護航
據悉,為全方位提升報名項目的參賽水平,大賽組織方也于9月16日舉辦了大賽宣講會及賽前培訓,為參賽選手帶來《技術類項目參賽材料制作指南》課程,幫助報名項目更有針對性地準備比賽材料、提升大賽整體水平。本次大賽以數據庫隨機抽取的方式進行評委選拔,保證大賽公平公正。接下來,按照初賽線上評審、復賽及決賽線下評審的流程,組委會將對通過資格審查的項目進行逐一評審,預計將于11月上旬分成北京、上海、海外三個賽區進行復賽評審,并于11月下旬在青島舉辦總決賽。
為進一步突出軌道交通產業前瞻性和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大賽從“雙創”主體的科技創新、融通創新、跨界創新等方面提出高標準,牽頭組織軌道交通行業的技術及創投專家,從創新及先進性、技術成果、商業價值、團隊實力、成長潛力、參賽表現等維度對參賽項目進行評審,催生更多創新發展新動能。
科技創新主體牽引 大賽助力交通強國
大賽助力實現科學從理論創新到技術革新的轉化,選拔出一批能夠實現高速列車技術自主制造的創新力量,推動創新技術的成果轉化,為產業發展提供源頭技術供給,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培育和發展提供創新服務。
創新的靈魂,能夠超越平凡的生活;科研的胸懷,可以跨越物質的高度。大賽不僅為所有的參賽選手提供了一個交流展示的平臺,促進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更為所有參賽項目搭建了一個成果轉化的橋梁,助力中國自主制造的高速列車在新時代跑出新速度。
乘“中國智造”的列車,跑自主創新之路,讓“中國速度”馳騁“中國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